首頁
聞詩論壇
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聞詩論壇第十一講暨北航-理論所彭桓武論壇第一講”順利舉行
發布時間:2022-09-22   作者: 訪問量:


2022920日晚19:00,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在沙河主樓A415成功舉辦“聞詩論壇第十一講暨北航-理論所彭桓武論壇第一講”。本次論壇有幸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北航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主任鄒冰松院士作為主講人,作題為“強相互作用諾貝爾獎漫談”的學術報告,論壇由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呂廣宏教授主持。

   

首先呂廣宏教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緻辭,并隆重介紹主講老師鄒冰松院士。鄒冰松院士1984年在北京大學獲學士學位,1987年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90年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90年至1992年在瑞士國立粒子物理核物理研究所PSI做博士後;1992年至1998年受聘于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在英國國立盧瑟福實驗室工作。199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第一批知識創新工程引進國外傑出人才1998年回國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任研究員,2012年至今任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2012-2017年任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副所長(主持工作)。202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現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兼職教授,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北航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主任,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學術委員會主任,西班牙瓦侖西亞微粒物理研究所IFIC國際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國際專業核心期刊Nucl.Phys.A負責強子物理部分的責任主編。

 

報告中,鄒冰松院士從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出發,帶領同學們從人類開始物質相互作用初步認識的年代,走到當前強相互作用的強子結構、核素圖、量子色動力學的相結構等三個基礎研究前沿領域的研究概況,走向未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發展,指出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的緊密結合促使我國在強相互作用物理領域占據重要一席之地。鄒院士介紹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強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α粒子散射,帶領大家領略了這一時代盧瑟福及其學生、助手在強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探索和創新,相關成果取得的十多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及化學獎。在盧瑟福等科學家成果的基礎上,人們研究了核力、核結構、核天體、核技術等,提出了強相互作用最基礎的理論量子色動力學。強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一共獲得二十八次諾貝爾獎,一次次拓展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改變人類的生産生活方式。鄒冰松院士将一代代學者對強相互作用認識逐漸深入的故事講述得豐富詳盡,引人入勝,曆史上那些科學家的身影栩栩如生。

鄒冰松院士的報告使同學們感受了科學家所積累下來的智慧給人帶來的啟迪。報告後,鄒冰松院士還與現場的老師同學共同探讨了一些重要的學術問題,與同學們積極互動,耐心解答同學的疑問,氣氛活躍,反響熱烈,同學們在治學方法和學術前沿思考上有了寶貴的收獲和啟迪。鄒冰松院士勉勵青年師生把握時機,潛心研究,勇于挑戰,力争做出突破性的原創工作。

         

最後,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呂廣宏院長向鄒冰松院士頒發聞詩論壇主講人證書,并合影留念。                      

   

聞詩論壇:為紀念聞詩先生等老一輩物理學家,學習他們的高尚品德和優良學風,弘揚他們崇高的科學精神和人格魅力,追蹤探索物理領域的最新前沿進展,凝聚建設一流物理學科的強大動力,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特開展“聞詩論壇”系列講座。以“聞詩論壇”的舉辦為契機,希望廣大師生能夠真正領悟以聞詩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北航物理人所傳承的“格物緻知、知行合一”的教書育人與追求真理的偉大精神,北航物理人一直奮鬥在路上,為建設一流物理學科和一流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的物理夢而奮鬥不息。

北航-理論所彭桓武論壇:我校與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在2022629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中心舉辦北航-理論所彭桓武論壇系列報告會。彭桓武先生是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我國理論物理和核武器事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3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師從諾貝爾獎得主、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的馬克斯·玻恩(Max Born)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194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曆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設計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等職。在核武器初創時期,領導并參與原子彈、氫彈的原理突破和戰略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和設計工作,在中子物理、輻射流體力學、凝聚态物理、爆轟物理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1945年獲愛丁堡皇家學會的麥克杜格爾布裡斯班獎,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