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學科
學科基本情況
n人才:1名歐洲科學院院士,2名優青,國防“511人才工程”1人,3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1人。
n外籍教師: 6人
n成效:
Ø項目:承擔國家重大、重點等科研項目,年均經費近千萬元
Ø論文:近5年在Phys. Rev. Lett.、Phys. Lett. B.、Phys. Rev.系列等刊物發表SCI論文200多篇,教師發表論文被引用總數超過上萬次
Ø獲獎:德國金科(GENCO)青年科學家獎、胡濟民教育科學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13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獲獎項目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4年北京市科學進步二等獎(沈成平)
n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學科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培養國防緊缺型人才,以理論核物理與計算物理、基于大型科學裝置的核物理、核天體物理、高能物理與粒子物理實驗等方面的若幹前沿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一批高水平學術論文,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了近十篇重要文章,整體科研實力穩步提升,逐步形成了前沿基礎和交叉學科研究緊密結合的學科布局,已形成元素起源與宇宙演化中的核物理、強子物理、TeV物理、新型探測器研制、核技術應用、醫學物理等6個具有優勢、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參與建設國家十二五期間重大科技基礎設施-HIAF等,是國際多個合作項目CMS、BESIII、Super-FRS、ILIMA、BELLE(II)等的合作組成員。
大型儀器設備

建設有核輻射探測、新型探測器研制、強脈沖離子束等實驗室,具有開展前沿研究所需的核電子學和多種探測器系統;基于蘭州重離子加速國家實驗室,建設了北航CCCS實驗平台;
為提升學術競争力、承接國家重大重點項目和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實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期代表科研成果:

【1】遠離穩定線N=82中子幻數的研究Phys. Rev. Lett 111,152501 (2013); Phys. Rev. Lett 113, 042502 (2014)

【2】利用Belle實驗數據在
的質量譜上發現了含有至少四誇克的帶電類粲偶素Zc(3900)Phys. Rev. Lett 110, 252002 (2013) 。該論文被Phys. Rev. Lett 編輯選為推薦閱讀論文,受到了Nature,Cern Courier等雜志進行了熱點報道。研究成果也被美國物理學會主辦的《Physics》雜志評為2013年物理領域十一項研究成果熱點之首【Physics 6, 139(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