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廉政
黨建工作
尋訪紅色記憶,築牢初心使命——赴北大紅樓和《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參觀學習
發布時間:2024-05-09   作者: 訪問量:

為追尋先驅者足迹,感悟初心與夢想,汲取前行力量,進一步提高支部凝聚力、戰鬥力,正值五四來臨之際,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應用物理系碩士研究生黨支部的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于421日下午14:00赴北大紅樓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以及《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故居),開展“尋訪紅色記憶,築牢初心使命”主題教育黨日活動,重溫北大師生振興中華、造福人民的愛國情懷,緬懷革命先輩尋找救國之道的熱血初心和義無反顧的崇高品格。

在北大紅樓門前合影

在《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合影

北大紅樓地處京城五四大街29号,因紅磚紅瓦而得名。這裡曾是國立北京大學第一院,為北大文科、校部及圖書館的所在地。這裡是新文化運動的營壘、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中國共産黨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堪稱中國紅色文化的起點。展覽分布在紅樓地上三層的空間,共設置了59個展室,通過958張圖片、1357件文物、40件藝術品、25組景觀類作品、13個珍貴影像視頻、5組沙盤模型等,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創建時期北京革命活動的發展曆程及其對中國思想啟蒙和社會革命的裡程碑意義,突出反映了李大钊、陳獨秀等革命先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孕育建黨的不朽業績。

北大圖書館閱覽室舊址

李大钊辦公室舊址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故居)

《青年雜志》創刊号封面巨幅展闆

《青年雜志》創刊号封面上半部分方框中畫着比肩而坐的正在學習交談的青年,下半部分綠色圓框中是卡内基像。陳獨秀通過卡内基艱苦創業、濟世散财的事迹,引導廣大青年樹立淡泊名利,服務社會、改造中國的時代價值觀;雄雞啼鳴表明一個以《青年雜志》為标志的文化啟蒙時期的到來,鼓勵青年覺醒起來,為新時代的到來而報鳴。

成員參觀學習

在參觀過程中,面對珍貴的曆史文物和展品,大家不時駐足凝視,仿佛身臨其境,重回到那段曆史,在其中重溫了革命先驅們的紅色奮鬥史,感受到新文化運動和五四時期北京大學師生濃厚的求學和救國熱情。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誠然,無論在哪個時代,兵荒馬亂也好、生逢盛世也罷,每一代青年人都既面臨着難得的人生際遇,也同時肩負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作為青年黨員,或是努力向黨組織靠攏的積極分子,我們更應該在實踐中磨砺自己,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數小時的參觀學習,進一步增強了支部黨員的理想信念和組織凝聚力,大家深受觸動,紛紛表示要以革命先驅為榜樣,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信心,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繼承和發揚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内涵的偉大五四精神,發揮自己所學專業的特長,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火熱實踐中放飛青春理想、書寫人生華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注入自己的青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