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Colloquium 141
(核與粒子物理學術報告會141)
Place: Shahe Campus C826
Time:2025年4月23日14:00
Title:高通量、單能加速器中子源技術及中子物理基礎研究
Speaker: 韋峥,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Abstract:
中子物理與中子應用技術是核能與核技術應用的基礎,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子源作為産生中子的裝置,對中子物理基礎研究和中子應用技術發展均至關重要。蘭州大學成功研制了基于倍壓型高壓加速器的強流D-D/D-T中子發生器,分别産生2.5 MeV、14 MeV單能中子,且D-T中子産額穩定運行在3×10^12 n/s水平,核心指标在國内在運同類型裝置中處于領先地位;成功研制了緊湊型D-D/D-T中子發生器,兩個型号(CNG08和CNG09)的緊湊型中子發生器外形長度998 mm、直徑234-280mm, D-D中子産額分别達到了6.8×10^8 n/s和1.2×10^9 n/s,D-T中子産額分别達到了2.7×10^10 n/s和1.6×10^11 n/s,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小型化,指标與國際上最先進的美國Adelphi公司産品(長度1000 mm、D-T中子産額1×1011 n/s)相當,技術水平國内領先,并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依托高通量、單能加速器中子源重點開展中子誘發锕系重核裂變物理基礎研究、透射成像技術研發、中子無損檢測技術研發等工作,服務核能、航天航空、礦産工業等領域的發展。
About the Author:
韋峥,男,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子應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2016年在蘭州大學獲得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博士學位,留校工作至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甘肅省、企事業單位科研項目10餘項;第一/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40餘篇;獲批專利及軟件著作權18件,其中,3件專利完成科技成果轉化;榮獲甘肅省“飛天學者(特聘教授)”榮譽稱号。主要從事D-D/D-T中子發生器技術研究、中子物理基礎研究及中子應用技術研發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