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納米剪紙驅動的三維微納制造技術及光子學應用
報告人:李家方教授(北京理工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
時間:2020年12月16日 18:30
地點:北航沙河校區國實C511
摘要:納米精度的三維制造技術是當代光電子學和微納光子學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我國亟待攻克的“卡脖子”技術之一。相比于半導體精密制造技術不到百年的發展曆程,自然界分子乃至原子尺度的組裝過程經過了億萬年的演化,可為微納制造技術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例如,基于形變科學的剪紙和折紙技術近年來在科學界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包括外太空飛行器的太陽能帆闆折疊技術,微納機電系統(MEMS/NEMS),性能特異的機械、生物和光學器件,乃至DNA納米剪裁和折疊技術。我們基于中國傳統的拉花剪紙思想,首次實現了納米尺度的片上、原位、立體剪紙技術,突破了傳統自下而上(bottom-up)、自上而下(top-down)、自組裝等納米加工方法在幾何形貌方面的局限,成為一種新型的三維納米制造方法。本報告将介紹納米剪紙的概念及其從民間藝術到現代科學的演化,進一步介紹納米剪紙三維結構在納米光子學領域的應用,包括光學手性結構的精準制造和動态調控應用。
個人簡介:李家方博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導。2002與2005年分别于南開大學獲學士、碩士學位,2009年于澳大利亞顧敏院士課題組獲博士學位,同年在中科院物理所光物理實驗室參加工作,2017年于麻省理工學院進行訪問研究,2018年調入北京理工大學,2020年入選國家青年人才計劃。研究聚焦于三維納米制造技術,以及微納尺度下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2018年提出納米剪紙三維微納加工技術,2020年發展微納應變光電子學新方向,在相關領域引起廣泛關注,被新華網、Science Daily、MIT news等專門報導。研究成果在Sci. Adv., Adv. Mater.,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Nano Lett., Phys. Rev. Lett., Nat. Nanotech.等國内外期刊上發表文章70餘篇,擔任Scientific Reports雜志編委和《半導體學報》青年編委,是JACS、Nano Letters、Adv. Mater.、OSA、IOP、RSC系列二十餘種期刊的長期審稿人。
主辦方: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
聯系人:劉老師 010-61716757 ruiliu@b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