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術交流
核與粒子物理學術報告會 103
發布時間:2021-01-22   作者: 訪問量: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Colloquium 103

(核與粒子物理學術報告會103)



Place: Online talk,騰訊會議:ID:653 388 879; PWD:280121

Time: 10:00-12:00, January 28, 2021

Title:20Na的奇異衰變研究以及BRIF的實驗機遇

Speaker: 王友寶 研究員,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Abstract:


20Na的半衰期0.448秒,衰變能13.893MeV, 基态的自旋宇稱為2+,同位旋T=1,主要衰變到20Ne T=0 或 1 的1+,2+和3+态。20Ne α分離阈以上的能級可以通過發射 a 到16O的基态,這種 β-α 衰變模式約占20%。因為同位旋禁戒效應,T=1 的1+,2+和3+态隻能發射 γ 射線退激,因此20Na有可能存在β-γ-α衰變模式。探索20Na β-γ-α奇異衰變模式的意義在于一方面可以提供更準确的衰變數據;另一方面能夠研究同位旋混雜,即具有相同自旋宇稱但不同同位旋的20Ne能級間的相互混雜。

本報告将介紹BRIF的首日物理實驗:20Na β-γ-α奇異衰變模式研究;并對BRIF的近期進展和實驗計劃進行總結與展望。




About speaker:


王友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9年畢業于湖南大學應用物理系,分配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工作。1994入中國核工業研究生院讀在職研究生,1997年獲碩士學位。1999年7月赴芬蘭Jyväskylä大學物理系留學,2002年12月獲博士學位,繼續作博士後至2004年7月回國。在芬蘭留學期間,從事衰變核譜學實驗研究。利用在線同位素分離器測量了豐中子Rh和Ag核的β- 衰變。在116Ag-116Cd β- 衰變研究中,第一次鑒别出116Cd集體振動的三聲子五重态。2004年回國以後,在國内外多個放射性束裝置上,開展了次級束共振散射的厚靶實驗研究,迄今合作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