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術交流
核與粒子物理學術報告會 122
發布時間:2022-11-01   作者: 訪問量: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Colloquium 122

(核與粒子物理學術報告會122)


Place: 沙河主樓 C826

Time:10:30  Nov. 04, 2022 (北京時間)

Title: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實驗揭示古老恒星鈣豐度之謎

Speaker:  何建軍 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




Abstract:

     本報告将介紹北師大團隊在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裝置JUNA上開展的19F(p,g)20Ne核反應直接測量實驗結果。團隊于2021年初利用錦屏加速器提供的強流質子束成功将該突破反應從之前的240 keV一直向下推進至186 keV能量點,觸碰到了第一代星感興趣的伽莫夫能區,并幸運地在225 keV處發現了一個新的共振。在第一代星最感興趣的0.1 GK溫度附近,新共振的發現使得19F(p,g)20Ne的反應率比之前NACRE數據庫中的推薦值大了5.4~7.4倍。天體演化模型計算表明該19F(p,g)20Ne反應從碳氮氧循環循環突破出去的概率比之前預想的要大7倍左右,解釋了在極貧金屬星SMSS0313-6708中觀測到的鈣豐度起源問題。本工作将為韋布望遠鏡未來觀測目标提供可靠的核物理輸入量。

About speaker:

 

何建軍,男,北京師範大學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負責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課題負責人。2001年獲近代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從事核天體物理研究。2008年回國後帶領團隊依托蘭州重離子加速器裝置,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裝置以及國外次級束裝置,開展天體環境中關鍵核反應研究。主要研究宇宙中化學元素起源及演化,恒星中核過程對能量産生與恒星演化的影響,以及天體物理現象的産生機制等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