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術交流
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馬餘剛研究員作客“北航物理與核科學大家談”,暢談反物質
發布時間:2013-04-18   作者: 訪問量:

4月17日下午3點,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馬餘剛研究員應邀作客第四十二期“北航物理與核科學大家談”,在物理科學與核能工程學院學術交流廳主513,做了題為《相對論核-核碰撞中的反物質探測》的專題報告。本次報告由肖志松院長主持,樂小雲書記及我院相關老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參加。

馬餘剛研究員,1997年度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獎獲得者,現任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學術委員會執行副主任,核物理研究室主任。兼美國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STAR、無中微子雙β衰變國際合作組理事,亞洲核物理聯合會理事,中國核物理學會常務理事等。擔任《Nuclear Sciences and Technology》《NuclearPhysics News》、《Chin. Phys.Lett.》等雜志主編和編委。長期從事相對論重離子核物理和放射性核束物理的研究,已在Nature、Science、Phys.Rev.Lett.等上發表研究論文400餘篇,其中有百餘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1年)、中國青年科技獎、上海市科技領軍人才等獎勵或榮譽。

本次報告中,馬餘剛研究員首先介紹了國際上反物質探測的主要合作組以及相關的最新動态,并重點介紹了其中中國科學家所做的重要工作。然後從标準模型的基本粒子出發,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探測反物質對于研究宇宙起源的重要意義;接着講解了所在STAR合作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對未來研究方向的規劃;最後扼要介紹了上海應用物理所及上海科技大學的基本情況。報告後,馬餘剛研究員對老師和學生的提問作了耐心細緻的講解,并與對相關研究感興趣的老師同學進行了深入的探讨。

最後,肖志松院長對馬餘剛研究員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同時,鼓勵青年教師和同學們借此機會向馬老師請教學習,進行更深入地學術交流,報告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