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6日,由我院朱開貴教授主持的科技部ITER專項“核聚變堆關鍵材料的輻照損傷機理的基礎研究”課題第二次項目研讨會在我院學術交流廳召開。參加會議的包括課題負責單位中國科學技術上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科院近代物理研所、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四川大學、清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廈門大學8所高校和3個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共40餘人。我校課題負責人朱開貴教授、北京科技大學詹倩教授、清華大學張弛教授、項目首席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劉長松研究員分别主持了會議。
各研究小組參會人員緊緊圍繞項目課題“核聚變堆關鍵材料的輻照損傷機理的基礎研究”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首先對于現有的初期研究工作進行了總結,然後讨論了今後即将開展的研究計劃。通過充分地讨論,各研究項目團隊在總結現有研究的基礎上明确了下一步的具體研究目标,進一步确定了具體研究内容和技術方案,為整個課題目标的最終實現奠定了重要基礎。
ITER計劃是歐盟、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和中國七方共同開展的聚變國際熱核實驗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ITER)建設項目。ITER項目于2006年11月簽署協議,計劃耗資120億美元将于2018年在法國Cadarache建成,預計可以産生500 MW的能量。ITER計劃是目前世界上僅次于國際空間站的又一個國際大科學工程項目,是人類開發潔淨新能源的一個大膽嘗試。這一計劃将集成當今國際上受控磁約束核聚變的主要科學和技術成果,是人類受控核聚變研究走向實用的關鍵一步。ITER計劃是中國有史以來參加的規模最大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我院呂廣宏教授作為首席在2009年成功獲批一個ITER項目,今年朱開貴教授又成功獲批ITER人才專項課題,使得我院在聚變材料的研究方面處于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