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新聞
堅守三尺講台 潛心教書育人——記2024年北航立德樹人優秀獎獲得者李英姿
發布時間:2024-11-21   作者: 訪問量:

她紮根教學三十餘年,嚴謹治學、教書育人;她長期緻力教學改革,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她矢志教育初心使命,打造一流教學團隊。她,就是2024年北航立德樹人優秀獎獲得者、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教授李英姿。

紮根教學三十餘年 嚴謹治學 教書育人

李英姿本科、碩士、博士都就讀于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從北航儀器光電學院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專業博士畢業後,一直從事學生教育和學生指導工作。紮根教學三十餘年以來,承擔“基礎物理實驗”、“物理學實驗”、“近代物理實驗”、“AFM虛拟仿真實驗”、“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等多門校級核心、專業必修等課程,兢兢業業,年均實驗教學400學時以上,教學效果優秀。

李英姿長期投身于本科一、二、三各個年級的物理實驗教學,根據不同年級本科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基礎,因材施教,實施不同的授課方式。對一年級的物理實驗教學注重實驗背景與原理的講解與大中銜接,讓學生體會物理實驗是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科學實驗活動。對二年級的實驗教學進一步強調實驗方法和操作技巧,注重理實結合,使學生了解完整的實驗設計思想和過程;對三年級的實驗教學,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實驗方法,使學生在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鍛煉和提升。

在專業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李英姿同樣緻力于認真講好每一堂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現在華為公司任職的劉文良回憶起他在本科期間上的李英姿主講的《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時說:“李老師的授課講解精煉,概念準确,由淺入深,授課中利用通俗易懂的課堂語言和奇思妙想的課堂環節讓枯燥的編程課堂活了起來,課後作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練相長,為我打開了計算機編程的神奇大門,得益于C語言紮實基礎,後面自學JAVA等語言都非常輕松,并最終走上了軟件工程師的道路。”

實驗中心副教授陳彥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給本科生講授《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之前,李英姿就把她的課件無私奉獻出來,她的課件不僅邏輯清晰、内容詳實,而且每一頁PPT都備注了她的講課思路,使得陳彥能夠快速勝任該課程的授課工作。

李英姿圍繞教書育人、優秀拔尖人才的發掘和培養,指導本科生國家大學生創新性計劃7屆、校重點SRTP科研訓練、畢業設計、生産實習和社會實踐等多種科研創新活動,并被評為北航學生科技制作活動優秀指導教師。所指導的國家大創和SRTP都獲得“優”的好成績;參加大創和SRTP訓練的20個學生全部保送或考上清華、北大、中科院、北航的研究生。

宇航學院博士生馮家齊十分感激李英姿對自己本科大創工作給予規範的學術指導,并教會他如何寫文章,時至今日,李英姿傳授的寶貴經驗仍對他産生深厚的影響,讓他在研究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和自信。他說:“特别感激李老師對我的培養,我覺得李老師是我生命中的大貴人!”

李英姿帶領本科生發表3篇SCI教改文章,指導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文章8篇。指導本科生張立文同學獲得2013年校級優秀論文獎。2007級本科生劉明同學在李英姿的指導下,通過查閱文獻,總結出了“光纖陀螺尋北實驗”中國内外常用的幾種緯度定義方式,給出了它們之間的轉換關系式。該研究結果不僅深化了“光纖陀螺尋北實驗”的内容,而且對我國在高精度測量儀器定位精度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和推廣價值,并獲得2009年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一等獎和2010年全國高校物理實驗研讨會大學生物理論文二等獎。

李英姿自2009年任導師以來,先後指導了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研究生16名。作為導師,李英姿對學生的指導注重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工作能力和興趣,引導學生“有的放矢”,使他們在課題研究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同時,她還關注學生的課餘生活方面,積極與每位學生進行交談,引導學生以樂觀的态度和不畏困難、勇于鑽研的精神,來面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挑戰。

在李英姿的指導下,博士生張應旭、碩士生林銳分别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1名碩士生榮獲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另有3名碩士生榮獲北航優秀畢業生,2名碩士生榮獲北航優秀研究生,1名碩士生獲北航光華獎學金。

注重科教融合和成果轉化 建設國家級一流實驗課程

在導師姚駿恩院士的指導和影響下,李英姿長期緻力于科學研究工作。李英姿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3項,參加863計劃、航空科學基金課題、國防預研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在SCI等刊物發表科研論文50餘篇,國家發明專利13項,在多個研究方向做出了創新性工作。

李英姿十分注重将科研思想融于教學、科研成果服務于教學。一方面将科研思想通過教學環節傳授給學生,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有計劃地将一些具有前沿性、時代性的科研成果移植開發為有特色的物理實驗。1993-1998年,李英姿參加航空科學基金課題“全光立體彩色高分辨率光纖傳像系統”及國防預研基金項目“非Sagnac效應光纖陀螺新原理”,負責全光立體彩色高分辨率光纖傳像系統的分析、實驗與調試工作。1996年通過中國航空總公司鑒定,評為“國際先進”,1997年獲部級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第三名)和航空基礎科學基金科技一等獎(第二名)。2005年,李英姿與北航光電所合作,将其科研成果進行提煉,轉化為實體實驗教學裝置“光纖陀螺尋北儀”,經過5次的升級疊代,已大面積投入物理實驗教學使用。迄今曆時18年,已面向北航全體學生在校級核心課開放并穩定運行了13年,成為具有北航特色的經典實驗之一。

李英姿自2006年攻讀博士學位伊始,就希望把她博士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教學中來。經過多年科研攻關,2010年起逐步将其科研項目原子力顯微鏡轉化為模塊化、低成本的實體教學項目并獲得成功。原子力顯微鏡(AFM)作為納米科技領域重要的表征儀器,蘊含豐富的物理知識和實驗内容,非常适用于物理實驗教學。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儀器複雜、精密,無法滿足量大面廣的基礎物理實驗教學。面對這樣的難題,2012年起,李英姿利用計算機仿真技術,前瞻性地開展了原子力顯微鏡虛拟仿真實驗開發和建設,彌補納米物理教學實驗上的缺陷,并在建設過程中始終注重創新性和先進性。李英姿認為,虛拟仿真實驗的核心在于“真”,要全方位地反映真實的AFM操作過程,實驗現象盡可能的貼近真實實驗,真正實現虛拟實驗服務于真實實驗。

2019年,經過多年的努力,李英姿帶領團隊開發出了AFM虛拟仿真實驗平台,并在疫情期間及時投入教學使用,很好地解決了因疫情而無法進行實驗教學的難題。2020年,“基于AFM的物質表面微觀結構及力學性質表征仿真實驗”獲批首批國家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自虛拟AFM實驗平台開放以來,在國家虛拟實驗網站的浏覽量達到了10萬次以上。在本學期,作為校級核心必修課,近3000名本科生選擇學習虛拟AFM實驗課程,9位教師授課,為量大面廣的本科生物理實驗教學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不僅如此,該門課程也已在複旦大學、同濟大學等多所高校開課,其課程影響力輻射到全國其他高校。

李英姿在科教融合和成果轉化方面的長期努力,在“AFM虛拟仿真實驗”、“基礎物理實驗”國家級一流實驗課程以及北航一流實驗課程建設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作為課程負責人獲批國家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門、作為核心成員獲批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1門;負責和參加3門北航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并獲得校級認證。

長期緻力教學改革 探索新型教學模式

李英姿擔任物理演示實驗室主任、物理實驗中心副主任23年,長期緻力于教學改革,在教學改革中不斷探索新的實驗建設模式和實驗教學方法。在物理演示實驗室工作期間主持國家211工程項目“物理走廊演示區及物理課專用教室的建設”,主持策劃、設計及自制物理演示實驗,建立了自動化、交互性與動感強的北航物理走廊演示區,創建了一種很有新意和實際效果的教學方式。以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獲教育部主辦的全國性會議優秀論文獎。以排名第二的身份加入鄧勝華教授團隊,參與中國物理學會、教育部天文學與物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家聯合主持立項“基礎物理教學資源演示庫”的編寫工作。在擔任物理實驗中心副主任期間,物理實驗中心獲評首屆北京市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物理實驗課程獲評北京市精品課程,物理實驗教學團隊獲評首屆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作為實驗中心副主任,主持校級重點教改項目“沙河校區物理實驗中心建設與管理的研究與實踐”,帶領實驗中心管理教師,以沙河新校區物理實驗中心建設為契機,通過實施“基礎、綜合、自制三級漸進式”實驗建設模式和“網絡、項目、人員三級管理制”,使北航物理實驗中心步入國内一流水平,為北航物理實驗在全國高校的地位和影響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李英姿在教學改革方面的長期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教學成果:獲得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獎11項;主編《大學物理實驗》教材1部,參與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礎物理教學資源演示庫”,發表教改論文25篇,授權教學發明專利3項。

矢志教育初心使命 打造一流教學團隊

李英姿始終注重實驗中心管理教師隊伍的建設和青年教師的培養,緻力于打造一流的物理實驗教學團隊,以身作則,一絲不苟,勇于付出,樂于助人。

李英姿最讓人感到欽佩的就是她的高度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實驗中心陳彥副教授回憶起2020年疫情期間,物理實驗面臨線下課程無法正常進行、線上課程資源不足的窘境,實驗中心緊急組織部分教師投入線上資源建設工作。李英姿作為教師團隊中最年長的一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投入工作,在半年多的時間内高标準地完成了多個實驗專題的SPOC、MOOC課件制作、講稿撰寫工作。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導緻李英姿視網膜脫落,不得不進行手術。即便患有如此嚴重的眼部疾病,她仍積極指導青年教師開展線上實驗授課,這些工作不僅保障了後續線上實驗課程的教學,也為基礎物理實驗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提供了有力支撐。

現任實驗中心支部書記的董國波教授,談到李英姿在幫助青年教師成長中所起到典範與榜樣作用發出由衷的贊歎。他回憶起自己剛入職時,和李英姿一起投入到沙河物理實驗室建設。李英姿作為中心副主任凡事均親力親為,從一間間毛坯房開始着手實驗室設計和規劃,一步步腳踏實地,最終實現全校3000餘名本科生公共基礎實驗課程的順利開課。董國波說,得益于在李英姿老師的身邊的學習和她對自己全方位的有益指導,他才能逐步成長為中心支部書記和中心主任,順利獲批實驗系列教授,并進一步影響和指導更年輕的青年教師。

現任實驗中心副主任的嚴琪琪副教授說,李英姿是她到北航物理實驗中心工作以來對她影響最為深刻的一位老師。她回憶起在北航第一次上示波器實驗課時,李英姿耐心地指導她如何能以一種直觀的動畫合成方式把李薩如圖形的形成在課堂上完美地呈現給學生;鼓勵她參加講課比賽,并引導她如何提煉實驗的設計思想及其中所蘊含的物理實驗方法等。李英姿的一言一行,也激勵着她在工作中不斷進步,先後獲北航實驗管理類藍天新星、北京市青年教師物理實驗講課比賽二等獎、北京市物理實驗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等。

王文玲副教授回憶起在自己接手基礎物理實驗課程建設的最初,李英姿給予了厚望,和她一起分析了物理界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的一些做法經驗,為自己以數字化手段全方位打造課程,并于2022年獲得全國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特等獎、作為負責人獲批“基礎物理實驗”國家級一流課程,提供了很好的啟示和幫助。

實驗中心支部支委鄭明副教授回想自己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過程時說,他的科研成果離不開李英姿的熱心幫助和細心指導。當時自己研究的材料在用AFM進行表征時遇到了成像不理想的困難,作為AFM領域專家的李英姿教授了解到這個情況後主動幫助他分析成像效果不好的各種可能原因,并細心指導他使用AFM獲得了此樣品的理想微觀圖像,為後續對該種材料結構的理論解釋和實驗驗證奠定了基礎,相關成果陸續發表在ACS Photonics、COL、APL等SCI期刊上。

在李英姿的傳、幫、帶作用下,中心的教師團隊逐漸發展成為一支專業素質過硬、能打硬仗、勇于革新的優秀教師隊伍。

李英姿作為一名紮根教學三十餘年的老教師,首批國家級一流課程負責人,堅守三尺講台,潛心教書育人,始終秉持“立德樹人,為國育才”的教育理念,注重科教融合,緻力于将一流學生培養成一流人才,堅持建設一流平台、打造一流教學團隊,在學生培養、教學研究、物理實驗建設以及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譜寫“立德樹人”新篇章。

(素材來源: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

(審核:王菲)

編輯:賈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