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新聞
2016年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研讨會在北航召開
發布時間:2016-09-09   作者: 訪問量:

北航新聞網9月8日電(通訊員 蔡紅豔)9月2日-3日,2016年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研讨會在我校新主樓會議中心召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内科研單位,及美國布魯海文國家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費米國家實驗室、歐洲核子中心、意大利國家核物理實驗室等近二百名專家出席會議。

9月2日早上的開幕式由北京大學趙光達院士主持,我校副校長黃海軍教授和基礎物理學突破獎得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贻芳院士分别緻辭。黃海軍副校長向與會代表緻以真誠的問候,并祝賀中國高能物理學專家取得的卓越成績。黃海軍副校長指出,各位專家共聚北航探讨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将為推動國際高能物理研究工作做出貢獻,北航也将積極發展相關學科,為我國和國際高能物理研究做出更大更好的貢獻。基礎物理學突破獎得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贻芳院士簡單介紹了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超級質子對撞機(Circular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 Supper Proton Proton Collider, CEPC-SPPC)項目,并且感謝北航的大力支持。

與會成員針對下一步的工作、概念設計報告、國際合作展開了讨論,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會議中參會人員根據研究任務和興趣參加了理論、物理與探測器、CEPC加速器以及SPPC加速器等4個分組會議,并進行了深入讨論,确定了各小組下一步的概念設計報告以及研究與開發計劃。本次會議肯定了自上次會議後CEPC工作團隊為設定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在“CEPC的物理潛力、初步的CEPC設計參數、微波射頻效率”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會議還邀請到歐洲核子中心的Azzi教授介紹歐洲核子中心的未來環形對撞機(Future Circular Collider, FCC)計劃,歐洲核子中心計劃從2025年起将建設下一代的周長80-100千米的環形對撞機。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ircular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CEPC)是由我國高能物理學界提倡在中國建設的對撞機,預計從2020年起大約10年時間建造,項目總預算約300億人民币,建成後将是研究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的強大裝置。我校自2013年以來,先後加入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CMS國際合作組、日本B工廠Belle/Belle II、北京譜儀BESIII國際合作組,并且成為中國科學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新中心的核心單位之一,已成為國内高能物理研究的一個重要平台。

會議主頁:http://indico.ihep.ac.cn/event/6149/